找到相关内容494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证严法师心莲(1)

    都会说台湾人不守规矩,旅馆只要用较差的让他们住就可以。  台湾人真的不守规矩吗?我不知道。但希望台湾能让外国人认为是礼义之邦、文化之国。如能受到别人的肯定,那么无论我们到哪里,都会备受礼遇。 严己正...

    证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248324.html
  • 关于禅宗美学的逻辑起点、研究对象与理论范式的思考

    。在儒家哲学与美学中,“道”是指“人道”(仁道),并在此本体上建构了道德本体论。荀子对儒家之“道”作了明确的规定:“先王之道,仁之隆也,比中而行之。曷为中?曰:礼义是也。道者,非天之道。非地之道。人之...

    皮朝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5648903.html
  • 朝鲜半岛弥勒信仰初探

    礼义风教。不类于常。风流耀世几七年。忽亡所在。慈哀坏殆甚。然饮沐慈泽。昵承清化。能自悔改。精修为道。晚年亦不知所终。说者曰。未与弥声相近。尸与力形相类。乃托其近似而相谜也。大圣不独感慈之诚款也。抑有...

    明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3849395.html
  • 白族密宗(2)

    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之事”。盛罗皮于开元十四年(西元七二六年)建文庙。  南诏从建诏之初就与唐王朝保持著密切的关系,皮罗阁统一洱海区域,建立南诏政权也得到了唐王朝的大力扶持,因此南诏的政治制度,举凡机构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849742.html
  • 白族密宗(3)

    佛门弟子也积极学习儒学,所谓“读儒书,行孝悌忠信,礼义廉耻之事”。此种通释习儒之风的盛行,造就了南诏大理时代特有的“释儒”、“儒释”阶层。释、儒、仕三位一体,是南诏大理特有的现象,也是阿叱力教独特的修持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949743.html
  • 白族密宗(4)

    师既至,药灸有效。不幸而师染疾,至五月十八日而终。都元帅以礼葬之于北陵,□□七十有三。师自少义随君亲,流于边地,而终死于先人之墓,诣其素志,亲族以为荣。师诲人以忠信,礼义柢于其心,孝友出于天性,严持禁戒,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949744.html
  • 民国时期的佛学与社会思潮(4)

    的,因此讲求和平、崇尚礼义,是世界安宁的源泉。要拯救世主世界,就应提倡东方文化;要拯救中国,就应提倡中国的固有文化。“此中国文化,亦可云是东方文化之代表”(注释:唐大圆,《海潮音》第十六卷第五号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1050173.html
  • 禅宗与佛学(1)

    初期的文治;但我说相当,并不就是同样,有关师道庄严的教化精神,与大小乘所有戒律的仪范,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《礼记》,相互呼应,也是人类礼义与法律哲学的基本精神。唐、宋以来比较客观的学者,每引释迦与孔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550300.html
  • 佛教丛林语言规

    前言   语言是一种艺术,运用得体,则人际关系和谐,人生旅途平顺多彩;表达不当,则容易引起误会和纷争,伤人又不利己。其实,中国原为礼义之邦,在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之下,长幼有序,应对进退亦不乖舛。不过,随着时代的递变,在民主自由的浪潮下,许多人已不太会「说话」,常常率性脱口而出,其无视场合,不懂分寸,粗气鲁莽之语言表达,常令人咋舌!所以说:「纵然周知天下事,不知进退,总是愚人。」  佛教僧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4350820.html
  • 僧制建设的现代启示

    范泰与僧人慧义之间所发生的辩论也反映了这一情况。范泰认为当时僧人实行“偏食法”(即蹲踞而食)有背中土正坐而食的礼义,便要求僧人改变。慧义认为“如来立戒,是划一之制,正可谨守而行,岂容以意专辄改作。”[2]...

    金玉良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450848.html